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一些家長抱怨說自己的孩子如何不聽話,如何與老師鬧別扭,上課如何不專心聽講,做作業如何磨蹭等。最近也看到5歲女孩的媽媽也在網上問“5歲女兒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實際上,孩子之所以注意力不集中,養成不良的注意習慣,與家長教育和個人行為是分不開的。
1.家長未以身作則,沒有做好積極引導
爸爸媽媽喜歡在電視前看電視,一邊吃飯,孩子也會跟看電視,他們知道只有這個時候不會叫他們做作業,一頓飯吃了一個小時,爸媽在看電視就不會有什么意見,正是因為如此,孩子養成了磨磨蹭蹭的習慣,并且在他們吃完飯學習的時候,總是無法集中精神,心里總想著一些其他的事情。因此,要想孩子養成良好的注意習慣,家長應該從小給孩子做出表率。
2.睡眠習慣差
孩子睡前是否有玩游戲、磨蹭的習慣,瘋玩太久會讓孩子無法安然入睡,睡眠質量不好,會讓第二天的學習很沒有精神,無法集中注意力去思考問題或者做作業。作息時間不規律,家長晚歸或看電視時間較長,家里有熬夜的習慣也會嚴重影響孩子的睡眠時間,學習是靠腦力勞動,要消耗大量的腦內氧氣,因此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時間,讓孩子明確什么時間玩耍什么時間學習,養成勞逸結合的好習慣。
3.感統失調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感統失調也是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一種病因。感統失調的孩子不能將來自身體各部分的感覺信息進行充分的加工和整理,從而不能組織機體各方面的活動。
4.外界環境的影響
孩子的居住環境過于嘈雜,在孩子學習的時候無法安靜的做作業學習,或是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家長總是突然打斷孩子的進度。“做多少了,還有多少作業沒做?”似乎是關心孩子,殊不知已經打擾了孩子,讓他無法集中注意力,思考問題的思路也總被打斷。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以通過注意力培訓加以改善,但是離不開家長的支持與引導,家長可以帶孩子做一些家庭小游戲,在游戲的過程中鍛煉注意力也不會顯得那么的枯燥乏味,讓孩子產生叛逆心理。
1.釣魚(適齡3~6歲的兒童)
給孩子上面有磁鐵的玩具魚竿。家長幫助孩子把磁鐵吸在小魚的嘴上,然后讓孩子拉魚竿把小魚從盆中調離,最后把魚放在一旁的籃子里,家長幫助寶寶把魚取下來。再反復做。然后數數一共釣了多少條魚。
2.找東西
方法:在房間里找一樣東西,可以是一張椅子或一個花盆,放在前方約60厘米處,讓孩子的眼睛平視前方,自然眨眼,集中注意力注視這一件物體約15分鐘。在這段時間內,要專心致志地仔細觀察。然后,讓孩子閉上眼睛,努力在腦海中勾勒出該物體的形象,應盡可能地加以詳細描述,最好用文字將其特征描述出來。然后再重復細看一遍,如果有錯,加以改正。
用靜觀法,不僅可以改善觀察力、注意力,而且可以提高記憶力和創造力。
3.聽聲音
方法:先準備5個至10個不同容器,并且裝滿水。在游戲時,父母用筷子敲裝滿水的容器,讓孩子自己聽去分辨聲音的高低。
這個游戲主要是訓練孩子的聽覺,聽覺是有內耳聽覺器官接收聲波的刺激,然后傳送到腦干部位的聽覺中樞,以辨認聽覺信息的性質。在訓練聽覺的時候,孩子必須集中注意力去聽。因此,孩子的注意力也得到了鍛煉。
4.大聲讀書
方法:讓孩子大聲讀書
據現代科學研究表明,大腦中80%-90%的能量由耳朵供給,而且聲波可以經由迷走神經通向五臟六腑。大聲朗讀的時候,嘴巴配合眼睛一起運動,會加強對大腦語言管理中樞的反射強度,提高人對語言的感知能力。
5歲女兒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及時糾正和改善,家長需要正確的引導孩子,帶孩子到專業的機構去做訓練。注意力集中的孩子易成功,為了孩子能夠更自信的成長,家長要為孩子準備安靜的住宿環境,讓孩子能夠在日常小事中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