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動是孩子的天性,現在許多的孩子都是很難長時間安靜下來做某件事,總是喜歡動個不停,做事情也是馬馬虎虎、不專心,常常是活動量大、注意力不集中、易分心、易沖動為主要表現。孩子的這些表現在特殊教育法文中的名稱為“
注意力缺陷多動癥”。

雖然這些患注意力缺陷多動癥孩子主要的癥狀是太好動、注意力短暫、易分心、很難靜下來、易沖動、沒耐心、無法等待。不過,由于孩子的個體差異,他們所呈現的行為多少有些不同:有的破壞性強、攻擊性強、不聽管教;有的學習能力差、記憶力差、成績不好;有的人際關系差、自我評價低;也有的手眼協調差、動作笨拙、易摔倒,寫字涂草難看、無法規規矩矩寫在格子里;還有的怎么都教不會認字或寫字。
其實,并非單一因素造成這些癥狀。這些癥狀有的來自遺傳,多動兒中有五分之一可找到直系親屬也有多動癥狀,Cantwell等學者所做的雙胞胎研究也支持這一論點;有的是懷孕或出生時由于兒童腦部缺氧、嚴重黃疸、腦部疾病、頭部傷害、鉛中毒、早產等所造成的腦傷;也有的兒童是受管教不當、家庭發生變故等心理社會因素影響。而這些都顯示孩子的腦部神經傳導物質異常。治療多動兒所用的藥物,其作用也可說明這一機制。
孩子受自身學習動機的影響,對喜歡的課程會表現得較為專注,也有些孩子在較具體規范的環境會比較守紀律。由于兒童的行為及注意力受自身的狀況及情境影響甚巨,容易增加診斷上的困難,臨床上,需要由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專科醫師評估,會同父母及老師所提供的觀察資料,才能客觀有效地診斷與處置。
患注意力缺陷多動癥的孩子不僅給父母及老師帶來莫大困擾,也常因注意力短暫、易沖動,影響學習、人際關系而遭受內在的挫折;其父母也會因孩子行為頑劣而自責管教失當。在治療上,目前多采取綜合性的治療,如藥物治療合并情緒行為治療及家庭咨詢或直接帶孩子去專業的
注意力訓練機構進行治療。